柏文蔚是孙中山“三民主义”的忠实拥护者之一,所以在孙中山逝世、蒋介石上台,国共合作破灭之后,他面临十分尴尬的境遇。那么,柏文蔚是如何做出选择的?他是否参与了国民大会的清共活动?他的的后人现状如何?于
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的二十余年间,为推翻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,建立民主共和国,柏文蔚奔波劳碌。他坚持贯彻孙中山的“三民主义”,并对其联共政策也是拥护到底。那么,国共合作破灭时,柏文蔚又是如何处理与共产党的关系的呢?
柏文蔚(1876-1947年4月26日),字烈武,安徽寿州人。1899年就读于求是学堂。1905年入江苏新军,旋任第三十三标二营管带,并加入同盟会。1906年因参与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而离职。1907年投吉林新军吴禄贞部,曾任屯田营管带、奉天督练公所参谋处二等参谋等职。
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,柏文蔚南下任民军第一军军长,参与江浙联军会攻南京。1912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。1913年参加讨袁,宣布安徽独立,失败后经上海流亡日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