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士,在古代是隐居的才人。他们多半才华洋溢,声名在外,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选择隐居山林,每天在山林中,吟诗作对。即便被皇帝看重才华,开出种种诱人条件诏令他们回去当官,他们仍淡然的拒绝。也因这样,這些隱士往往被人贊譽爲,在曆史上留下美名。
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(240-249),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王戎及阮咸七人,先有七贤之称。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(今修武一带)竹林之下,喝酒、纵歌,肆意酣畅,世谓七贤,后与地名竹林合称。
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,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,作家不能直抒胸臆,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、象征、神话等手法,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。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,他们大都“弃经典而尚老庄,蔑礼法而崇放达”。